自由工作生涯準備期
準備期不只是準備展開自由工作需要的資源,也是留時間給自己做心理準備。我夠格嗎?會不會危險?有可能面臨什麼挑戰?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?很多的問題大概在你的腦袋中奔騰吧!
我們要破除一些偏頗的迷信,建立對你有利的觀念,還有做好發展的計劃。
01. 什麼是自由工作者?
我認為的自由工作者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時間,擁有決定工作地點的自由,發展自己的品牌,利用自己的專業或事業創造收入。
一般定義自由工作者為接案工作者,又稱為 Freelancer,對公司行號來說是用來應付短期需求的外部專業人士。 通常處理的案子都是比較緊急的、比較不是核心的案子。
但我不想把自由工作稱作接案工作。自由工作者要持續提升自己,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。核心的理念是:
- 將時間投資在經營自己的事業(品牌)而不是別間公司的事業。透過累積案件與人脈,你的工作表現將回饋到自己身上。
- 不斷提升專業能力與個人品牌,可以在特定領域成為公司不得不找你解決問題的角色。
推薦文章:《一次搞懂那些神秘的工作模式:自由工作、遠距工作與數位遊牧》
02. 我沒有專業能力怎麼辦?
專業的定義是你很擅長同時有人願意為此付費。很現實的,當談論到專業能力時,單純的擅長並不一定能被歸類進去。例如哆啦A夢裡的野比大雄擅長 3 秒入睡,可惜沒人會為此付錢。
但如果你擅長吃超多東西,有沒有人會為此付費?過去可能沒人認為可行,但現在你們就不這麼認為了吧。
另一種是本身就有人願意付費的專長,例如:程式編寫、畫圖、文案、翻譯...適合的種類跟方向很多,可以到延伸文章查看。如果你屬於這一類,重點放在尋找客戶及建立個人品牌。
總結來說,你有兩個方向可以衍生:
- 選擇有人願意付費,同時你也有興趣的專業,透過學習強化過後變成專業能力。
- 將沒人願意付費但你擅長的興趣,組合成別人願意付費的服務。
推薦文章:《如何培養專業:擁有別人願意付費的技能》
03. 我需要離職嗎?
成為自由工作者確實要離開你目前的工作崗位,我相信很多人甚至是為了擺脫朝九晚五、辦公室政治才想轉職自由工作者。
不過,我這邊建議你不要裸辭,擁有工作其實是你最大的優勢。當你有一份每月進帳的收入,你的心態會更穩定。嘗試利用下班時間嘗試接案或將自己的專業放到網路上拋售。培養客戶與經驗,確認自己有把握了在離職。
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你要避免自己陷入「有毒的工作環境」。保留一些專注力在下班之後。
04. 自由工作感覺風險很大?
如果你沒有研究過股票,就一股腦地把所有錢都投到股市,這樣的行為跟賭博一樣,風險會很大。自由工作也是一樣的,當你不還不暸解,對它還感覺陌生的時候,它的風險就會比較高。
事實是,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有風險,將風險與收益都考慮進去之後更能夠評估該如何選擇。這邊的收益不單指金錢,對我們的人生來說還有很多面向:快樂、自由、時間、人際關係、自我實現...
這幾年社會價值觀改變很多,如果在公司上班對你來說最大的收益是「穩定」的話,那麼你可能要失望了。期待在一間公司上班到退休的風險很高,風險最低的方法是提升個人的市場價值。
自由工作其實就跟前述的情況一樣,持續提升市場價值才能生存。唯一的不同是,自由工作不進入市場就沒有收入;到公司上班是面試時接觸市場,之後就算不再理會市場也有收入。也就是說在公司上班時,如果你沒有意識到應該持續觀察市場、提升個人價值,在任何突發狀況下失去工作後你將會一敗塗地。
在公司上班是短期穩定,長期風險高;自由工作是短期不穩定,長期風險反而低。
推薦文章:《高手,一生至少嘗試一次自由工作》
05. 該如何開始自由工作?
推薦文章:《如何成為自由工作者:五個步驟開始一邊旅遊一邊工作》
自由工作生涯成長期
06. 如何培養自律性
自律是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條件,聽起來很矛盾對吧?不過事實是你越自律就越自由。當一個不自律的人選擇到公司上班,其實就是將自己的時間交給別人管理。
培養自律性有很多方式,關鍵是不要認爲無法自律是自己的本性。這跟你的本性無關,自律是要依賴改良環境、設計習慣來強化的。
我有寫過培養自律的方法的文章,裡面說的比較詳細。
推薦文章:《你有多自律,人生就有多自由。十個方法培養自由工作的自律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