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五個方式,在旅居時體驗最道地的生活文化》

《十五個方式,在旅居時體驗最道地的生活文化》 cover

2021

目錄

  • 三種方向體驗道地文化
  • 透過歷史的五個方式
  • 透過當地人的五個方式
  • 透過環境的五個方式
  • 用開放的心態擁抱世界

三種方向體驗道地文化

當你開始旅居的時候,你在用一種不同於短期旅遊的方式來體驗當地的文化與生活。有什麼方法可以深入體驗最道地的文化呢?

我在 2016 年環遊世界時大多城市都待不到一個禮拜,不過其中有兩個地方待特別久:越南跟美國。當停留時間比較長的時候,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旅行體驗。我發現在不同國家都通用的深度體驗方式,適合初來乍到的旅行者。

我將這些方法分類成三種方向,共十五種方式,讓你選擇想要展開的領域,分別是:

  1. 瞭解歷史
  2. 當地人交流
  3. 旅遊環境

透過歷史的五個方式

方法一:放慢步調,給自己一段夠長的時間

Slow Down

首先,使用旅居的方式體驗當地文化生活,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給自己多一點時間,放慢心的步調。剛抵達一個新城市一定會充滿新鮮感,你的大腦一直有新的刺激。但這樣的新鮮感來得快去得也快。

通常採取三天兩夜快速旅遊的人,在新鮮感褪去之前就離開了。會待上一段時間的旅居則不同,新鮮感大概五天就會消失。

所以我建議不要一開始就切換到興奮的旅行者模式,而是保持工作的規律,每天依舊安排時間工作、固定時間睡覺。 不要讓剛開始的新鮮感打亂你的步調。

因為你「知道」新鮮感一定會消失,所以可以從容的面對剛開始的衝動。另一方面,避免一開始過於興奮,也可以延長新鮮感的保存時間。 你可以慢慢發覺新鮮的事物,也能挖掘快速旅遊的人看不見的道地文化。

方法二:認識當地歷史

History

這是我最喜歡的旅遊方式:花點時間研究當地的歷史,然後抱著開放心態體驗他們的生活細節。你可以找比較有趣的資源來學習,例如:Youtube 介紹影片、Netflix 的影集、網路文章或紀錄片。

研究歷史之所以這麼有趣,是因為歷史會演變成你觸目所及的任何東西。可以說你在當地看到的所有東西都受到過去發生的歷史影響。建築風格、飲食、文化、法律還有當地人的思想。

如果你事先吸收過當地的歷史,當你發現當地生活中的某個東西 (something),正好是基於那些歷史演變出來的時,這是很美妙的經驗,我非常熱愛這種感覺。

想像地球就是一個動物園,每個區域之間的地理條件不同、位置也不一樣。隨著時間發展每個區域演化出自己的特殊文化與生活模式,有的區域或許互相影響,但是最終區域內的所有東西 (everything) 都是基於過去發生的事情演化而來的。

當你從斑馬區移到動國王企鵝區時,如果你認識當地歷史,你會更深刻的體驗這截然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模式到底源自什麼。

方法三:參與當地節日

Holiday

幾乎任何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當地節日,比較知名的例如:德國啤酒節、泰國潑水節、西班牙鬥牛節...等等。快速旅遊需要碰運氣或者特別挑選日子前往,如果你是會待上一個月到三個月的旅居模式,就有很高的機率接觸當地節日。

搜尋一下你可能碰到的當地節日還有它背後的故事,當地的節日大多跟歷史或文化有關。

如果有機會接觸的話一定走出門去好好體驗一下。雖然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,大多數節日依舊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氣氛。那種氛圍對於異地的旅者會更為強烈。

方法四:到市場看看流通的食材、水果

Market

每個地區的日常食材的差異其實很大,抽空到傳統市場或大賣場走走,可以發現很多獨特的食材或水果。

這些當地人日常司空見慣的食材其實就代表了他們的日常生活。到一個地方旅行時,除了去吃當地的餐廳之外,不仿到市場走走,選一些特別的食材自己料理看看。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感受。

水果則是受氣候與當地栽培技術影響很大,每個地區的差異也感覺得出來。水果比食材好的地方是不需要料理,可以買了就吃。尤其到了泰國或其他熱帶國家,一定可以找到有趣又美味的水果。

方法五:嘗試當地特色小吃

Local Food

每個地區肯定有特色小吃,那些其他地區沒有的、獨特的飲食習慣,這絕對是體驗當地特色的好切入點。特色小吃通常也有濃厚的歷史色彩,過去因為某些故事誕生的吃法,有時候還能夠挖掘一些故事。像是我們的粽子就同時包含屈原投江的故事。

依我個人的經驗,特色小吃真的遍地都是。就連台灣這樣的小島,我當初到花蓮去的時候都能夠發現從沒見過的食物。我自己的老家麥寮也有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炸粿。只能說對於吃的東西,每個地方都值得挖掘。

當然還是要依照你的接受度去調整,放開心胸去嘗試很不錯,但也不用為此勉強自己啦。像是我一直不敢嘗試昆蟲類的食物,在東南亞旅行的時候看見了也吃不下去。有時候我會用「至少體驗一次」的理由說服自己,但我現在覺得這種事情勉強不來。

跨出舒適圈很好,但對於吃的東西,開心最重要。

透過當地人的五個方式

方法六:到青年旅社住幾天

Hostel

長時間的旅居建議還是要找短期租屋,最少擁有一個人使用的房間,這樣比較能夠維持工作效率與個人隱私。但我會挑幾天去青年旅社住,通常是去離住宿地較遠的旅遊景點時。

青年旅館有很高的機率可以認識其他旅行者。通常你會跟其他人住在一間 4 到 10 床的房間,大廳都會有交流空間,你可以主動跟他們搭話,大部分人都會友善的回覆你。

我有大量居住青年旅社的經驗,來自環遊世界的時候。住在青年旅社可以得到更多交流上面的體驗,也能找到一起出遊的夥伴、聽到許多旅者的故事。但是不好的經驗也有過,像是更差的睡眠環境、人身與財務的安全性(我在阿姆斯特丹被偷過信用卡)...等等。

總體來說,如果還在工作旅行的狀態,建議先選擇短租的房子,然後排出專門旅遊玩樂的時段,選幾天去住青年旅社。

方法七:嘗試沙發衝浪

Couch Surfing

沙發衝浪是國外風行已久的旅遊模式,它有更重的人際交流成分。基本概念為:陌生人免費提供沙發給你住,目的通常是文化交流。

想像一下,你今天想認識外國人,你開放家裡的沙發給沙發客居住,然後收到各個國家準備來台灣玩的人寄信給你。你或許會帶他見識一下台灣的特色小吃,而他也會成為你的一位外國朋友。

這種方式對旅行者來說,可以藉由當地人更深入的體驗當地文化。但是風險也高,不管你是女生或男生都一樣。我相信大部分使用者都是安全的,但確實很難排除潛在的風險。需要自行評估。

我個人在環遊世界時比要有印象的沙發衝浪地點(我是沙發客)是德國科隆、越南河內與新加坡。不可否認的,這三個地方也是我體驗最深刻的地點,沙發主人會帶你玩最道地的,那些旅行者根本不知道的東西。

世界最大的沙發衝浪網站:Couchsurfing

題外話:我那時候為了一個 3 到 5 天的沙發衝浪地點,平均要寄 50 封信,女生大概只要 1/3 不到的量。不過女生確實更危險一點。

方法八:參加當地的活動

Meet Up

參與當地舉辦的各種活動,有機會認識當地人。有的活動本身就以文化交流為主,非常適合想要體驗當地文化的人。

通常這類活動都會分為當地語言與英文兩種類型,在使用英文的活動中有機率會遇到當地人。就我個人的經驗其實機率蠻高的,畢竟你就在他們國家嘛。

國際通用的活動網站:Meetup

這個方式最棒的是你不只可以認識當地人,還可以找興趣相同的人。例如你喜歡爬山,透過尋找當地的爬山活動,你遇到的人就是喜歡爬山的外國人與當地人。有共同的興趣當作話題讓你更容易與他們打成一片。

方法九:滑交友軟體

Tinder

交友軟體的種類百百款,每一款的氛圍與目的性都不同,上面的人也是一樣,各式各樣的人抱持各種不同的目的。

他們使用交友軟體可能是為了:找對象、約砲、找人聊天,以及我們這種為了認識當地人的。

這些目的有時候是混合著的,某些選項可能可有可無。想要認識當地人的管道很多,但你可能抱著想要認識當地人或許還有機會來場豔遇的想法。那麼交友軟體就很適合。

通常出來約會確實能玩得蠻深刻的。(畢盡有當地人陪同)

總之,透過交友軟體認識當地人也是一種方法,端看你想要達成的效果。

方法十:去酒吧嘗試搭訕

Bar

如果你不排斥喝酒,到當地的酒吧走走還不錯。要找那種環境跟音樂比較安靜的地方,能夠舒服的對話的環境。

這跟上一條一樣,到酒吧去有比較多豔遇的可能性,所以你如果想同時滿足這方面的需求,到酒吧去是個選擇。

我去酒吧搭訕對象是不看性別的,主要還是希望認識可以聊天的當地人。其實酒吧裡當地人還算不少,幾杯酒精下肚,很容易聊起來。

透過環境的五個方式

方法十一:到咖啡廳工作一天,觀察人行道

Coffee Shop

因為工作只需要一台電腦,所以我很習慣到咖啡廳工作。如果你也是一邊旅行一邊工作的數位遊牧,那你大概也只要一台電腦就能工作。

觀察人行道上穿梭的形形色色的路人,能夠看到的東西大概你比想要的還要多。尤其當你在國外,一個新鮮的環境時,你能夠敏銳地發現許多細節。

這對我來說是種放慢旅行步調的練習。很多時候我們旅行總是匆匆忙忙,我們研究旅遊文章、搜集該吃該逛的景點,然後以為這種滑水面的旅遊方式能夠深入體驗一個地區。

當地最獨特的東西都被融入生活細節中,只是你視而不見。

找一天到咖啡廳,挑一個落地窗旁的位置坐下。靜下心來觀察窗外的景色,你會驚訝的發現自己錯過多少細節。

方法十二:到圖書館、美術館、體育館或大學校區

Library

到當地的公共建設去走走,例如:圖書館、美術館、體育館還有開放的大學校區。這些地方也也反映了當地的生活文化,已經是當地生活的一部分。

美術館通常都有英文導覽跟說明,就算英文能力不行,美術的媒介也不只有文字,光是享受視覺、聽覺上的作品也很棒。

逛大學則是我一直以來喜歡的事情,大學有種與世隔絕的學術環境,建築風格各有不同。大學生比較單純,如果有辦法交流的話也能知道當地年輕人的想法。

方法十三:嘗試搭一次公車

Bus

搭一次當地的公車,可以讓你看到許多不同的地方。公車跟其他大眾交通工具很不一樣,他的路線通常會貫通熱門地區與郊區,因為公車講求的是涵蓋率。

有機會的話在住宿地點附近挑一條公車路線,搭上火車看看那穿梭的各種街道,你可能會看到窗外的景色由商業鬧區過渡到悠閒的小巷。跟隨公車能夠看到許多不同的面貌。

方法十四:在晚上出去散步

Walk in Night

夜晚跟白天完全是不同的世界。

在保護好自己的情況下在晚上出去走走,會獲得與早上完全不同的感受。你有沒有過明明早上走過一次的路,晚上卻在同一條路迷路的經驗?剛到一個新地方時更容易發生這種事情。

在旅遊時你可能更喜歡在早上活動,晚上則待在住宿地點。有機會的話,特地在晚上走出門,去周邊探險一下。晚上有種與早上不同的魔力,可以讓你看到當地不同的一面。

方法十五:逛旅遊景點

Park

很多人都會調查好要逛的旅遊景點,那些地方或許比較商業化,但通常也比較有看點。在長期旅居的情況下,有時候真的會忽略這個方式。

總之,花一點時間研究一下當地的旅遊景點,把它當作口袋名單。在你工作告一個段落後,想要來一段旅遊成分多一點的探險時可以使用。

用開放的心態擁抱世界

每個人旅遊時的喜好都不同,我自己觀察了不同的背包客,最後發現大家的偏好有三種類型:

  1. 偏好歷史,更愛去遺跡或歷史景點
  2. 偏愛與人交流,結交當地朋友與當地人交流
  3. 偏好換個環境, 主要想感受生活環境改變的感覺

所以我將這三種類型劃分成三個方向去整理可行的方法。

但是到頭來,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抱持開放的心態。當你去的地方跟你原居住地差距越大,你有可能造成越大的文化衝擊。文化衝擊會讓某些人興奮,但大多數情況你只會感覺不舒服, 因為不同文化的接觸讓你跨出了舒適圈,所以感覺奇怪是正常的。

你要知道那只是因為你們彼此生活的環境不同,並沒有高低優劣之分。

在旅行的時候試著讓自己用這種心態「我不用同意你的想法或文化,但我理解這是你的們的文化與想法。」然後在不過分勉強自己的狀況下,去嘗試看看不同的事物。

對我來說,世界是一個百寶盒,明明有那麼多有趣、新奇的事物,但因為地理限制,某些東西我們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了。如果有機會看到這些新事物,我會積極的去接觸、體驗看看。但同時要記得,面對各式各樣的文化,最重要的還是你的感受。

linengine@gmail.com

Taipei, Taiwan

signatu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