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 - 迂迴的力量

迂迴的力量

對於老是喜歡看那種「步驟相當明確」、「觀念講的相當白話,不難理解」的書的我來說,「迂迴的力量」讀起來感覺特別不一樣。

「迂迴的力量」這一本書,講解所謂的迂迴的定義,其實非常廣泛。他可以理解成相當表面的意思(就是「迂迴」),也包含非常深入的意義(書本中舉了相當多例子,從大企業因迂迴興衰到賣場購物都有),究竟迂迴的力量是什麼,會讓作者在書中大聲疾呼:「迂迴無所不在」呢?

我會說這本書不同以往我慣看的書,原因是他沒有相當明確的說明迂迴到底是什麼。書本中介紹了迂迴在大企業上、人文思想上乃至於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面貌。說了很多的故事,生動又適合思考,它佐證了迂迴這個構想的真實性。然而,「迂迴」就像它自己本身一樣,難以捉摸,亦難以去描寫、定義它。或許,這本書自己也是利用迂迴的方式寫出來的吧(笑)。

因為「迂迴的力量」寫法如此迂迴,我看的時候往往讀完一章就需要花點時間停下來思考,讀的時間還算蠻長的。如同書本解說的「沒有拼命追求快樂的人反而得到快樂」、「不汲汲營營於財富的人卻能最富有」、「不唯利是圖的公司竟然總是最賺錢」,對於這一本書寫方式迂迴的書,我反而印象比較深刻。

作者John Kay是英國的經濟學家,他利用經濟學上的知識為許多公司建立市場的經濟模型。然而他坦承,其實他作出來的模型,幾乎每一家公司都不會拿來使用,而 John Kay 自己也了解,他憑藉理論作出來的模型本身也沒有使用的價值。許多公司花大筆的錢外包製做市場調查的模型,其實只是為了用來支持自己早已決定好的策略,而非利用模型作出決策。

這種方法在出本中提出了專有名詞,稱作:「富蘭克林的開局讓棋法」,是當初富蘭克林發明,利用開局時刻意給對方吃棋,以獲得主導權的方法。現在利用這種說法形容企業進行決策時,其實心中早有答案,但他們還是會調查、作模型,然後從中挑選支持他心中的答案的部分,來作為決策的基礎。但是人並不理性,心中認定的方向可能是風險最高的,而進行市場調查時發現不利自己想法的部分就視而不見,這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方法。

書中還有提到許多有趣的東西。

像是人類的思考方式就是迂迴的代表。若把人腦與電腦比較,很快就可以理解彼此的差異了吧。電腦的運算速度很快,但是他直來直往,像是一台單向運輸的磁浮列車;人腦或許沒辦法快速的計算公式,但是我們的思路確很崎嶇,可能同時有許多方向在思考,像是一匹又一匹的馬車交互在村落之間運輸商品。

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:狗主人下班時走一哩路回家,當他出發時,他的愛犬也從家裡出發跟他會合,會合後狗狗就舔舔主人的手,然後先跑回家,接著狗狗在跑回來跟主人會合,這個過程一直重覆直到狗狗與主人一起回家。如果狗主人的步行速度為每小時三哩,狗狗的速度為每小時十二哩,那麼這隻狗究竟跑了多遠?

有趣的例子,或許看完究一個頭兩個大了。當計算這個題目時,注意一下自己的思路。如果你是電腦,或許你會利用強大的計算速度,採用男主人走、狗狗也走,然後他們會在哪碰頭,男主人走、狗狗回,接著男主人走、狗狗走,又在哪裡匯合的方式,努力把它解出來。但是人腦討厭那種令人痛苦的計算,我們總是會迂迴的思考,不論你是否有發現。或許你在發現這道題目直接算這麼麻煩之後,你就改變了思考了方式(只要不是放棄這題),變成這樣:狗狗的速度大概是主人速度的四倍,同時間的移動距離為4:1,如果利用比例去理解這道題目,困難變迎刃而解了。

噹噹!人腦的迂迴習慣成功的把計算思考引向了偏離目標的方向,卻使我們更快的找到答案。

另外,書本中提到的「漸進調適」也是我很感興趣的部分。它指我們的世界太過複雜、變動速度太快,我們是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的事情的(就算利用模型去推導也是),作選擇時,也無法把所有的選項都分析過後再選出最好的決定(甚至習慣分析所有選項的人其實生活得更不開心),這樣的情況下迂迴的作法就是「漸進調適」。「漸進調適」主旨在於專注分析自己所熟悉的少數選項就好,而非所有可能的選項,另外,作出決定並實行,接著在過程中因應狀況再修正方向、配套策略。如同我很喜歡講的一句話:「所有事情就是邊做邊學,馬上跨出第一步吧!」

若我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,就好好得善用人類堅強的適應力、面對變化的柔軟彈性,走在這樣一個世界裡,懂得迂迴的行動,了解迂迴的力量,或許我們可以走得更遠。

linengine@gmail.com

Taipei, Taiwan

signature